
法德东恒观点 | “PHEIC”来了 应对指南!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3:30分,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即PHEIC)。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主要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工作举措。
一、什么是“PHEIC”?
想要搞清楚世卫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PHEIC”。根据2005年世卫组织发布的《国际卫生条例》第一条的规定,当公共卫生事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就可以被认定是“PHEIC”:1、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危害;2、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由此可见,“PHEIC”是世卫组织对流行病的一种较高级别的预警,意味着该事件“严重、突然、不同寻常、意料之外”,同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超出国界”,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次“PHEIC”事件
1、放平心态,客观接受世卫组织对此次中国疫情的“中肯”评价。
昨天世卫组织的此次决定一出,很多国内媒体、网民立刻陷入恐慌,负面情绪充斥评论,很多人甚至用“国际贸易制裁”、“经济倒退三十年”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此次事件的影响。法德东恒的专业律师团队经过客观分析却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且背离客观事实的。从目前疫情的国内感染情况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受影响情况来看,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世卫组织将本次疫情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但是客观的,而且是准确的。我们不应该抱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只允许别人说我们优点,不容忍别人说我们的问题,这样的想法其实与疫情爆发初期,我们有些领导只想着“捂”、“盖”,不能够事实求是面对是何其相似?而不实事求是的后果是何其严重,我想全体中国人都已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应该有更高站位,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这次疫情的全球扩散,至少在现阶段,已有世界多国出现疫情感染的情况下,世卫组织提醒各国“关注”,不但是客观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2、树立信心,配合政府,尽快度过难关。
们应当注意到,世卫组织的上述措施仅仅是建议,并非强制性要求,暂定的期限只有三个月,而且还可以随时取消。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条建议中世卫组织就指出不建议限制贸易和活动。这就决定了,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其实是一个,至少可以仅仅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因此这个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终还是取决于中国国内对于此次疫情的控制和解决。现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有效地动员起来了,只要隔离措施真正有效,在较短的时间内打赢这场硬仗就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为缩短疫情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周期而尽一份力量。
3、化“危”为“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积淀的世界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克服过无数的灾难和困苦,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智慧的伟大民族,我们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这次世界范围内的公共疫情危机。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世界舞台上表示,中国要在世界上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次疫情处理可能恰恰是一次考验,但未必不是一次机遇。所谓宝刀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这正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次机会。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协同努力,一定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韧劲和担当。
三、法德东恒律师团队对本次短期冲击的具体建议
通过网络研讨,法德东恒律师团队总结了40年发展历程中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对于此次世卫组织“PHEIC”决定对中国经济短期内可能产生的不利冲击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外贸企业短期合同风险增加,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在对外贸易方面,受疫情影响,可能部分企业停工停产无法按时按量完成订单;或者,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停飞与中国航线、暂停船舶运输,产品无法按时交付;也可能他国采购商担心产品携带病毒,而要求解除合同,终止贸易;还可能出口货物在他国海关因检验检疫需要被截留,产生额外成本和延期交付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法德东恒律师团队建议可采取以下具体方案:
①积极梳理近期合同订单,积极联系合同相对方,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与合作伙伴商讨解决方案;
②根据与商业伙伴最新确定的合同内容重新签订补充协议或进行书面确认;
③密切关注交易关联国家的最新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合同期限和合同内容;
④合理评估企业负担能力,对于不可避免的合同损失果断终止,及时止损;
⑤与下游供货商保持密切沟通,必要时短期减少采购,降低成本,减少违约损失。
2、短期金融风险增加,应开源节流,并于相关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为企业留足足够流动资金。
面对不可避免的疫情管控,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可能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成本升高,短期债务承担违约,产品变现受阻等金融风险。对此,法德东恒律师团队给出如下建议:
①梳理企业账目,加紧应收账款催收,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储备;
②开源节流,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支出;
③根据受影响规模,适当缩减经营规模,短期内采取收缩防守战略;
④加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降低库存,盘活流动资产;
⑤与债权方及合作银行保持密切沟通,对可能出现兑付困难的短期债务预先争取延期或减免;
⑥密切关注国家相关金融及产业政策,及时申请地方补贴、补助和政策优惠,为企业赢得更优生存空间。
同时我们也建议,央行可通过定向降准,注入流动性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扶持力度。银保监部门加大特殊时期银行不良率的容忍度,财税部门加快推出积极减免退税措惠,在金融领域,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3、企业用工风险增加,应积极应对,确保稳定。
面对春节假期延长,订单下降,企业极有可能出现人力资源比例失衡,用工成本负担过重的情况,对此,法德东恒律师团队给出如下建议:
①进行核心团队的思想动员及会议,稳定核心人才队伍,为企业保留基础人力资源资本;
②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团队沟通,通过调休等合法方式向未来分摊人力成本;
③通过与劳动者友好沟通,适当降低或延迟部分薪资发放,为企业留足必要的流动资金;
④对于不得已的解除劳动合同举措,应谨慎处置,避免大面积劳动法律纠纷;
⑤以稳定为主要核心积极应对用工矛盾,避免人员流失给企业未来的恢复生产带来困境。
4、人员流动受阻,旅行全面叫停,商旅企业面临重大挑战。
在人员流动方面,这次的疫情让很多人取消了原来的商旅计划,特别是1月25日中国旅行社协会要求全国旅行社暂停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并在27日之后已禁止所有团队出行。该禁令目前尚不知道何时可以解除,但就目前来看已对国内各大航运公司、商旅企业、网络旅游平台造成了较大冲击。对此,法德东恒律师团队给出如下建议:
①积极面对旅行者提出的相关诉求,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协助处理;
②对合理合法的解约请求,应给予及时肯定回复,积极履行,如立即退款却有困难,应说明原因,争取谅解,给予合理退款期限;
③对不太合理合法的解约退款请求,也应耐心解释,积极回复,协商解决;
④争取通过协商实现原定出行合同的调整、变更,以减缓企业短期经营压力;
⑤积极与上游采购企业沟通,争取获得谅解,及时解除合同,退回相关款项,为解决客户问题争取空间;
⑥将此次危机看做是一次打响品牌信誉的宣传契机看待,在为客户解决后续问题中赢得客户信任,收割更大市场。
当然,此次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到每个企业可能也有不同的情况,需个案分析。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已做好全方位准备,随时愿意协助客户解决相关发生及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