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法德东恒承办案件入选2021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我所承办的铜山县利国钢铁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成功入选。
基本案情
铜山县利国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国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15日,是徐州市一家拥有170万吨粗钢产能、120万吨生铁产能的大型钢铁企业。因工艺落后、经营不善、政策调整等因素,利国公司负债超过25亿元。
2019年6月25日,利国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铜山法院)作出(2019)苏0312破2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利国公司破产清算一案,经公开竞选管理人,我所为中标机构。2019年10月10日,利国公司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债权人会议高票表决通过财产管理、变价及财产分配方案。
290万吨炼铁、炼钢产能指标是利国公司核心资产,对其变价后可大幅增加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利国公司炼铁、炼钢产能指标的处置恰逢该期间,管理人通过研判国家、省、市去产能文件,综合考虑国家去产能任务年限,在铜山法院的支持下与工信部门沟通,并启动产能指标拍卖程序,于2019年11月15日成交,成交价款高达17.7亿余元。目前普通债权的清偿率高达35%。
典型意义
该案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及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背景下推动进行,债务人系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涉及申报债权60多亿元、职工1800多人,历史遗留问题多且复杂。管理人开拓性、创新性、多维度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借助府院联动制度优势,在高效、迅捷完成破产清算工作外,注重方式方法,保证资产保值增值,深挖破产企业资产价值,提高整体变现率,有效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开拓性地采取破产不停产模式:利用生产过渡期增加破产收入。铜山法院及管理人敏锐捕捉过渡期内钢铁市场上涨行情,破产受理后即多方协调确保炉体处于可生产状态。管理人通过公开招募承租方,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破产财产收益,也维持及增加了大型钢铁机器设备的变现价值,减少了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同时,通过整体租赁的方式,由承租方接收并安排过渡期职工工作,解决了职工过度问题。
准确识别核心资产价值,高效处置资产: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管理人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及徐州市政府《钢铁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背景下,抢抓时机,及时变价,力促成交,完成120万吨炼铁产能、170万吨炼钢产能的转让,创造全国钢铁企业破产清算工作先例。